欢迎光临平顶山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他山之石

北京丰台:27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改变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15 来源: 浏览次数:


聚光灯下,杨继军的脑门上汗津津的,“上周刚刚从花乡街道调来五里店,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家人们’多包涵”,一段自白下来,现场400多名群众不自觉地端坐起来,充满期待的眼神齐刷刷射向主席台,生怕漏过关键信息……这是北京市丰台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主任向群众报告工作的开场一幕。

今年7月起,北京市丰台区部署推动一项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的新举措——全区各街镇陆续现场“向群众报告工作”,干部们用贴近群众的语言“晒家底”,把群众“关切事”作为“必答题”。算上最后的成果发布会,“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一共进行了27场。

27场面向群众的报告会取得了什么效果?数据显示,超百万人次参与这场创新的政民互动,共收集问题清单1319项,近六成的急难愁盼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丰台区也在探索以“群众点题”为治理导向,以“政府解题”彰显责任担当,用“社会评题”检验工作成效的生动实践。

改方法:工作干多干少当着群众面讲清楚

“去年以来,咱街道有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更新电梯62部,新增了1300余平方米停车空间,还在丰台西路新增绿地840余平方米……”杨继军细数着街道上半年发展“成绩单”。这场活动虽然在礼堂里举办,但面对群众的主席台上并没有设置座位,除了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国强作为主持人站在台上,其余领导班子和各科室各领域负责人全部落座在参会群众身边。“不听不知道,原来街道做了这么多工作!”辖区代表杨女士感慨。

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丰台以“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将“开门教育”落实到位,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活动在26个街镇陆续开展。

“过去,镇里也开过政务会议,但大多数是‘室内封闭、单向输出’,干部在台上讲的多是政策,是文件语言,群众未必听得懂。”北宫镇党委书记夏远峰说,如何把政府工作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当着这么多人讲明白,对干部来说是能力水平的一次新挑战。

怎么报告,报告多少?方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际飞坦言,街道班子研究时也犯嘀咕。“犹豫要不要公开老旧小区改造有困难、小区配套老化等‘家丑’。而且,当着群众提问现场就要提出解决方案,说不紧张都是假的。”刘际飞说,一位群众的话打消了他的顾虑,“既然老百姓说‘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比任何漂亮话都珍贵’,那我们决定就坚持一条原则——向群众必须讲真话”。

网上爆火的那句“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在群众工作中同样符合了期待。多位受访干部群众表示,一次街镇干部的“集体亮相”瞬间拉近了干群关系。

花乡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临近尾声时,居民们意犹未尽。花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斐然起身表态:“请大家放心,所有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方式向大家公布。大家如有需要可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迅速处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顿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亮出的是电话,更是欢迎群众随时沟通监督的态度。”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戴萍说,“以前大伙儿有想法可能不知道跟谁说、怎么说,现在不一样了,有地方说、有人听,还有回应,这为大家伙儿一起把基层事儿管好、把日子过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让夏远峰印象深刻的是,一名高校学生参加活动后送来一张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的“连心卡”。“他说以前总觉得家乡发展是长辈的事情,受邀参加活动特别受鼓舞,让大学生通过‘学子回家’感受到自己是家乡发展的一分子,为地区发展凝聚了青年力量。”

“‘向群众报告工作’对基层干部来说是一次党性教育。”马家堡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永文说,未来还将多创造和群众面对面、一对一沟通的机会,确保充分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精准掌握基层实际诉求。

改观念:摒弃纸上谈兵走社入户找准真问题

近期,“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丰台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成效创新发布会举行。统计显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覆盖超百万人次政民互动,共收集问题清单1319项,解决问题755项。

这些问题中,有群众“现场发问”,更多的则是丰台各街道干部们以“调研开路”,努力听到最广泛的群众声音。

小事不小视,“举手之劳”当场解决。花乡街道的新发地地区保障着首都的民生供给。活动现场,大货车司机李师傅带着一身长途奔波的疲惫,诚恳地提出诉求:“我们这些跑长途的司机经常在市场周边待上十天半月,夏天一身汗,市场能不能考虑增加货车司机冲凉洗澡的设施?”话音刚落,花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肖静说,新发地市场参与日常运输的大货车司机已经达到2000余名,去年全国首个“友好市场”在新发地落地,街道整合了工会、党群中心的资源,建成新发地职工之家,大货车司机可在职工之家进行洗漱、休息。

为了确保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声音都能被听见,《丰台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每场报告会邀请400到500名群众到现场,其中就包括新就业群体代表。丰台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晓方说,面对群众反映来的问题,街道坚持“能办即办”,楼道灯不亮、垃圾清运慢等32件“举手之劳”问题当场解决。

坚持把一线收集问题贯穿其中,重点问题形成“民生清单”。为了避免“指尖上”的办公方式不能完全深入准确地掌握真情实况,丰台街道创新推出“网格探访+入户走访+线上寻访+现场接访”的“民意四访”机制,走访18个社区、村,敲开900多户家门,同时整合“接诉即办”等多渠道反馈,最终分类梳理出养老服务、新就业群体融入、反诈服务等10类重点问题,形成《丰台街道群众关切问题清单》。

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杨勇介绍,面对辖区居民和企业多样化需求,丰台区着力构建需求导向的项目机制,指导社区通过“五邻议事”(“邻里提、邻里议、邻里定、邻里办、邻里评”)、居民提案、楼门院协商等渠道,广泛收集、论证和整合群众共性需求,夯实“民生项目池”的民意基础,“将这些共识性需求转化形成的具体项目清单,聚焦住房改善、环境提升、公共安全保障、交通出行优化等四大领域,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转向主动”。

建立“三级落实”机制,以“硬举措”做好“后半篇文章”。工作干得实不实,群众既是“阅卷人”也是“评卷人”。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丰台区建立了“三级落实”机制——能当场办的,分管领导现场拍板定日期;复杂事项,由班子成员牵头攻坚并公开进展;系统性大事,由主任、镇长亲自督办一抓到底。

其间,方庄街道快速将群众关切转化为行动成效,建立了“1—7—15”限时反馈机制,即所有问题1日内必响应告知、简易问题7日内见行动解决、复杂问题15日内有方案反馈。“所有承诺及办理结果均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以实打实举措做好向群众报告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