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记者从鲁山县委组织部获悉,目前该县共建立县、乡、村三级党员突击队601支8378人(含专业救援队伍4支315人),确保随时拉得出、调得动、打得赢。
入汛以来,鲁山县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优势,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落细落实各项应急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建强基层组织,构建“安全堡垒”。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扎实做好雨情汛情应对准备。要求乡村党组织细化防汛应急预案、开展实战演练,利用“党建之声”广播系统、村室公共空间,把55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防汛宣传、指挥预警、物资储备、应急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前沿阵地;指导村党支部坚持“雨前会商、雨中研判、雨后排查”机制,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到位;建好用好“乡党委统领—村党支部带头—网格员负责—党员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通过微信、短信、入户宣讲等多种渠道普及知识、排查隐患、传达预案,有效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团城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战演练3次,在重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点等关键区域建立5个临时党组织,增强群众防汛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应急处突能力。
发挥先锋作用,筑牢“红色堤坝”。号召基层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实防线。该县组织2769名村干部分包4178个片区,全面负责片区内水库河道、道路桥涵、危旧房屋的隐患排查、应急处突和人员转移安置;1.5万名联户党员、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分区域调查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及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针对233个山洪灾害点、35座中小型水库、7个城市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体系,党员干部带头分包,层层压实防汛安全责任。7月2日发生汛情后,尧山镇党员干部深夜紧急转移群众120余人,防汛救灾“党员突击队”48小时内抢通堵塞道路8条、开辟临时便道12处、清理河道沟渠3000米,保障了群众出行和救援物资运输。
做实组织保障,凝聚“攻坚力量”。该县积极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进一步在防汛救灾中鼓舞斗志、激励担当。下发《鲁山县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挺身而出、克难攻坚;牵头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部门,与乡村党组织建立防汛救灾工作联动机制,确保响应迅速、保障有力。将防汛救灾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党员干部的“炼金场”,作为考察识别干部、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及时挖掘、宣传在防汛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持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的内生动力,凝聚起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