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纵横之智托举为民之治——我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系列观察之七

发布时间:2025-07-21 来源:平顶山日报 浏览次数: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澎湃动能。

“在巡查时看到隔壁小区顶层房檐的砖瓦快要掉下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下面就是我们小区的步道和停车位。”6月16日,新华区西高皇街道天湖苑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王继高说,“我立即通过巡查小程序上报情况,社区和物业到现场后及时清理了松动砖块,并对楼栋房檐进行全面排查。隐患消除后,我也很高兴。”

知屋漏者在宇下。网格长、网格员长期行走在基层,摸排在社区,感知在门栋,他们是基层治理的“眼睛”和“触角”。通过“网格+微网格”的双层架构,新华区逐步推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在全区覆盖、见成效。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区划分320个社区网格、97个专属网格、1749个微网格。通过网格长、网格员巡查以及居民反映问题,由网格化管理平台及时汇聚分派,社区、街道、区直部门联动响应、快速处置,并将结果反馈给网格员和居民,形成“发现—上报—分派—处置—反馈”闭环。党组织下沉、党员扎根、技术赋能,治理单元从社区细化到楼栋,使“问题发现在窗台下、矛盾化解在楼梯间”。

“我们还实行积分兑换奖励,建立起‘服务—积分—激励’闭环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参与转变,有效激活了网格‘微细胞’。”西高皇街道党工委书记胡斌说,同时街道发动新就业群体、热心商户、物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共治共建中,“多股绳”拧成“一股劲”,让基层治理的针脚更密、底板更牢。

“目前,村里建立了由9个专职网格员和31个兼职网格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按照8项工作职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互融共建。”6月13日,舞钢市枣林镇张卜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杏贺说。

在该村,网格员既是民生事务的服务员,又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民情信息的收集员、村居服务的工作员,通过定期走访、与邻里日常沟通,就能轻松实现志愿服务与村民需求的精准对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用大数据赋能治理能力和水平,夯实治理基层基础。走进石龙区人民路街道基层治理调度中心,智慧大屏上实时跳动着民生诉求数据。“在社区网格遇到问题可随时向调度中心反映,管家一样的贴心服务让居民省时又放心。”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增友说。

今年以来,石龙区按照省委“五基四化”工作部署,各街道共划分普通网格149个,其中城市网格16个、农村网格133个,划分专属网格6个,实现网格全覆盖。

6月13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建业社区网格员王珂心通过手机浏览“建业小红鹰”小程序上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

“社区工作点多、面广、事杂,有了智慧系统,我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服务了。”王珂心说。

示范区以建业社区为试点,聘请专业机构研发“人民智屏”智慧系统,开发“建业小红鹰”手机端小程序,将数字技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精准回应群众关切的创新路径。这种“线上点单—后台派单—线下接单”的智慧化流程,将问题发现周期从“被动巡查”缩短为“实时感知”,实现治理效能的几何级提升。平台运行以来,民生问题响应速度提升70%,处置平均时长压缩至3.2个工作日。当前,该模式已在示范区进行区域内复制推广。

我市推行的“党建+网格+大数据”融合模式,通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网格的精细管理、大数据的技术赋能,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智能高效”的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向“智治”“善治”稳步迈进。

■编后

“网”住幸福 “智”出和谐

朱丙强

基层治理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有人参与,心里还得有点“数”。

基层情况点多面广、千头万绪,要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发现大家的急难愁盼。以网格员为基础,充分吸收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到群众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集聚强大力量,把小网格打造成“幸福细胞”,用一个个网格拼接起基层治理的幸福网络。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才能更高效。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通过大数据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掌上平台,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效果的闭环,问题发现得更及时、上报得更便捷、解决得更迅速、处理效果更明显。一个个急难愁盼经指尖滑动,最终解决后变为心头暖流,问题处理更显“智”气,群众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攀升。

基层治理人气不断提升、“智”气不断昂扬,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