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党建网!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新华区:“四轮驱动”破解民生难题!绘就基层善治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0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浏览次数:

“以前楼道灯坏了没人修,现在在网格群里说一声,下午就有人来换;养老餐送到家门口,不用再自己开火——这日子越过越得劲!”11月5日,平顶山市新华区湛北路街道朝阳社区居民刘建国,看着楼前新划的停车位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细数着生活中的点滴变化。

在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核心区,这样的“民生惊喜”正沿着大街小巷延伸,融入30余万群众的日常。近年来,新华区委组织部紧盯老城区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以政治铸魂、业务赋能、实践砺剑、学用融合“四轮驱动”为抓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将组工队伍的“硬实力”转化为破解民生难题的“新动能”,让党的组织优势在鹰城大地上实实在在转化为治理效能。

政治铸魂:把“航向标”插在网格末梢

“基层治理的方向,就是让党的政策落地到群众心坎上。”新华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的话,道出了组工干部的共识。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区,新华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大,治理难度突出。该区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组工队伍建设的“生命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理论学习:部务会每月专题研讨基层治理政策,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开展“治理难题会诊”,每周二的“固定学习日”成了组工干部的“充电驿站”。去年以来,全区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基层治理专题学习40余场,150余名组工干部人手一本《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读原著、悟原理”成为日常。

学习的成效,体现在街头巷尾的网格实践中。针对八北社区“党员分散、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湛北路街道组工干部王淼菡以楼栋为单元组建了4个网格党小组,将32名党员精准编入网格,并牵头成立“党员巡逻队”“矛盾调解队”。如今,该社区邻里纠纷数量同比下降60%,这一“党建+网格”模式已推广覆盖全区127个老旧小区和8个城中村,确保了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业务赋能:让“活字典”破解民生堵点

“以前处理物业纠纷,总担心政策把握不准;现在有了这本‘手册’,心里踏实多了!”中兴路街道组工干部袁梦所说“手册”即《基层治理政策手册》,该手册按“社区党建、网格管理、民生服务”等模块分类梳理政策要点,已成为破解老城区治理难题的“实用宝典”。不久前,中兴社区因物业费收缴率仅62%,物业公司计划缩减保洁人员。袁梦依据手册中关于“红色物业”建设的政策指引,协调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商,推动形成“物业费适度优惠+党员带头缴纳”的方案,最终将收缴率提升至95%。

这只是新华区“业务赋能”行动的缩影。针对老城区常见的物业纠纷多、政策落地难等痛点,该区创新开设“基层治理赋能讲堂”,采用“领导讲经验+骨干教方法+学员晒案例”的模式,聚焦实际问题,传授解决方法。今年以来,已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主题开展培训6场,培育了40余名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的基层治理“明白人”。

数据印证实效:截至目前,全区组工干部已协助解决各类物业纠纷、邻里矛盾32件,政策落地效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0%,昔日的“治理堵点”正逐步转变为“服务亮点”。

实践砺剑:让“实干者”扎根民生现场

“多亏了张主任,我们小区的电梯终于装上了!”11月6日,矿工路街道幸福街社区居民王桂兰乘坐着新安装的电梯回家时,总会提起组工干部张越的功劳。幸福花苑小区是典型的煤矿职工家属院,老年人占比超过40%,加装电梯需求迫切,但低楼层居民对采光、费用等问题存有顾虑,意见难以统一。

“不能让‘众口难调’成为民生实事的‘拦路虎’。”下沉小区的张越联合业委会迅速成立“电梯协调小组”,挨家挨户耐心沟通,细算“经济账”“便利账”,同时协调施工方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采光的影响,并积极争取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补贴。最终,3栋楼宇的6部电梯全部顺利开工,其中2部已投入使用。

这样的“一线练兵”在新华区已成为常态。该区建立AB岗联动机制,由两名组工干部结对包联一个街道,30余名干部深度参与基层重点工作;全面推行“轮岗+实践”模式,要求每名干部每月至少3天驻点社区。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驻点走访,组工干部已收集群众各类诉求120余条,成功推动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等8个民生项目落地见效,真正将“纸上的规划”变为群众身边可感可知的变化。

学用融合:让“金点子”结出治理硕果

“网格党员积分制推行后,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焦店镇郏山阳村党支部书记马永召感慨道。此前,村里环境整治常常面临“干部干、群众看”的窘境。如今,党员参与环境清理可积2分、帮助困难户干活可积3分,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激励机制激发了党员热情,42名党员主动加入“村容维护队”,曾经的垃圾堆放点变成了居民的“共享小花园”。

这个“金点子”源自新华区委组织部的调研成果。该区着力构建“调研+带培+服务”一体化机制,组织干部深入全区66个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了5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网格党员积分制”“社区服务清单化”等8条建议已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运用。在凌云社区,“服务清单化”让养老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助餐、助浴、助医”等10项服务可供老人按需“点单”,78岁的张大爷每天都能准时收到志愿者送上门的热乎饭菜,连声称赞:“心里暖烘烘的!”

如今,行走在新华区,智慧社区的“指尖服务”触手可及,老旧小区的“电梯升级”方便快捷,乡村的“美丽蜕变”赏心悦目,社区的“养老暖巢”温馨舒适。该区组织系统正以“五基四化”为抓手,把力量沉到一线、把服务送到身边,用实打实的民生成果,为平顶山在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民生根基。